软包装葡萄酒只卖三四元?
发布日期:2007-10-22
来源:本协会
●125毫升的红酒才卖三四元,要用红酒驱逐白酒
●一旦普及型的红酒成为像啤酒一样的日常消费品,其他企业一定会有跟随行动
●在做低价利乐装红酒时也会推出瓶装高价酒,协调内部运作关系是个问题
“7月份前将有软包装葡萄酒大规模上市,葡萄酒价格将大幅度降低,让红酒像牛奶、果汁、可口可乐那样随时随处可及。”覃文华——2003年的央视广告标王云南印象之创建人、新天印象酒业公司总经理——正在上海的金融中心陆家嘴里,密谋着一场极可能掀起全国红酒业格局重建的革命运动。
将产8万吨新包装红酒
2003年3月15日,上市公司新天国际与云南印象分别以60%、40%的比例出资成立新天印象酒业公司。“成立这个公司的初衷就是将玻璃瓶装的葡萄酒软包装化,占全球软包装市场75%的利乐公司已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125毫升的红酒卖三四元,不但女士可随时随地喝到红酒,连农民也能喝得起红酒,用红酒驱逐白酒,这就是我们将于今年7月份前努力实现的目标。”覃文华胸有成竹地说。
据悉,新天印象还会推出散装红酒、啤酒瓶装的红酒。为此,覃文华已经一次性租赁了十条利乐包带工的生产线,生产从120毫升到5公升的红酒。
按照覃文华的计划,大规模的散装、利乐装葡萄酒,将使葡萄酒价格降至高端啤酒的价格,直接供应终端甚至消费者,像桶装水一样全面覆盖几乎全部消费人群。
在其计划中,低价红酒将占印象酒业产销量的80%,根据印象现有的产能计算,将有8万吨散装和利乐装红酒面世,并以华东、华南为突破口,在几个月内,布局到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和华南五个地区。
覃文华做出此惊人之举的考虑在于,瓶装的葡萄酒太难打开,这极大限制了消费者的饮用,再者红酒销售的通路和出口都太窄,搭建红酒销售的高速公路是迟早的事。
平民化将引发行业“井喷”
覃所谋划的“印象”是个极具“贴附性”的品牌。“我们未来跟谁联盟合作,都可以叫某某印象,比如新天印象、燕京印象,很好听,又不会抢人家品牌的风头。”从去年7月至今,“印象系”已经有了云南印象、西藏印象、昌黎印象、燕京印象和新天印象,据了解,很快还会有烟台印象出炉。印象的几家企业都是独立注册,协调运营,这些实体的存在为印象未来打造上市的酒业“控股公司”提供了基础架构。
覃文华预测,一旦普及型的红酒成为像啤酒一样的日常消费品,其他企业一定会有跟随行动,虽然高端产品可以为企业带来30%~50%的利润,但2003年中国红酒业将以30%~50%的速度高速发展。在红酒平民运动引发的行业“井喷”发生之后,只有高端产品就无法从面上占领消费群。
业内看法
低价“酿”成低质酒
在新天印象推出软包装葡萄酒,企图开拓低端市场的同时,中国红酒业正显示出清理低端产品、布局高端战略的趋势。不久前,张裕以2800万元买下央视新闻联播前后两个黄金时段,全部用于解百纳干红的宣传;中粮、容辰等相继推出酒庄酒。覃文华此时此举是否在冒天下之大不韪?
长城集团营销副总经理王保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澳大利亚确实有利乐包装的红酒卖,在中国我担心他们会搞得像山葡萄酒那样,几元一大桶,味道又不好,市场反应也差。
其实利乐包装也不见得可将成本降低多少(记者注:据了解,一支红酒的玻璃瓶包装需要3元~4元,而相应容量的利乐包装成本低于2元)。如果硬是要把利乐包装化的葡萄酒卖个低价,那只能是以牺牲酒的品质为代价的,这样下去肯定会将葡萄酒永远做成一种垃圾酒!
另外,合作者利乐公司一位管理层也表示出自己的担心:新天印象在做低价的利乐装红酒时也会推出瓶装的高价酒,他们怎么协调自己的内部运作的关系呢?而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惟一一家(除新天印象外)做红酒利乐包装的某企业现在日子并不好过,当然他们有产能局限及营销方式上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