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业界新闻

从甜品到用户体验
发布日期:2016-07-22 来源:本协会
  
餐饮追求的是一个最接近日常的非日常体验,现在很多餐厅开始回归本质,不会过度的追求团购打折带来的“繁荣”景象,而越来越重视体验感。良好的体验感,不仅仅来自于美味健康的菜品、舒适的环境、细微的服务,更多的体验感体现在很多细节上。
提起甜品,我们更多的时候会想到的是街角的甜品店。好像甜品就只应该和下午茶的一杯咖啡或是一壶茶搭配,然而,甜品和正餐的搭配已悄然兴起,一份高品质的餐后甜品,是餐桌上的完美收尾,将带给客人非常好的印象。现在很多餐厅已经意识到了餐后甜品的重要性,他们有的请来了甜品顾问,有的在店内设置专属的甜品师,来完成这道“完美收尾”的作品。记得几年前,一位国外的朋友开玩笑说,“中餐的味道可谓千变万化、五花八门,但是最后一顿饭吃下来,只记得西瓜的味道”。他说得没错,的确曾经好长一段时间,在很多中餐厅的菜单上,很难找到一份像样的餐后甜品,更多的餐厅习惯性地在餐后送出免费的果盘,而且最有趣的就是,不论什么季节,果盘里唱主角的,永远是标配的西瓜。其实,很多时候,客人的需求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每餐都是西瓜收尾,真正因此提出意见的客人并不会很多。餐饮最难的,也是最有趣的就在于,是否能早于客人,掌握到客人的需求痛点,或者说引领客人的需求。
往往,提起甜品,我们更多的时候会想到的是街角的甜品店。好像甜品就只应该和下午茶的一杯咖啡或是一壶茶搭配,然而,甜品和正餐的搭配已悄然兴起,一份高品质的餐后甜品,是餐桌上的完美收尾,将带给客人非常好的印象。现在很多餐厅已经意识到了餐后甜品的重要性,他们有的请来了甜品顾问,有的在店内设置专属的甜品师,来完成这道“完美收尾”的作品。曾经因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心传》一夜成名的现任苏州南园宾馆点心主管的阿苗,在传承着传统的苏式点心的同时,不断的尝试着各种创新,深谙现代人不仅追求饮食的健康、口感的精致,更要求视觉的享受,她制作的刺猬包,不到乒乓球大小的面团要剪上100多刀;有着20年从业经验,曾任职美国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叶卫大师,如今也有了自己的甜品店品牌,他强调甜品师要注重搭配的设计,特别是餐后甜品,“设计上要求爽口、轻盈、带有果酸,食客在正餐后吃这些不会有饱腹感,或者油腻感,可能还会解除正餐的油腻”。本期杂志的特别企划(P12~P27),就是围绕着一些这样的甜品大师们的故事展开,他们来自中、西、日各种不同业态的餐厅或是甜品店,但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非常重视甜品的口味和“颜值”,并且在不断的大胆创新。经他们手中创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份甜品,更像是餐桌上的艺术品。
我们常说,餐饮追求的是一个最接近日常的非日常体验,现在很多餐厅开始回归本质,不会过度的追求团购打折带来的“繁荣”景象,而越来越重视体验感。良好的体验感,不仅仅来自于美味健康的菜品、舒适的环境、细微的服务,更多的体验感体现在很多细节上。前面提到的餐后甜品,也是提升客人体验感的重要切入点之一。DEMOis Restaurant&Bar这家小店的红酒杯选用的都是无脚的。问其究竟,原来是因为考虑到方桌的空间并不大,高脚红酒杯容易遮挡客人的视线,影响面对面的交流。 “体验感”已成为餐饮店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关键词,能否成功提升客人的体验感,也是让餐饮企业走出过度的同质化竞争的关键。
提起体验感,不得不提一下端午节我去的,苏州的诚品书店。这个被评价为“集结文化、表演、艺术、商业、观光以及人才培育,具有跨界综效性的创意平台”的地方,确实有一种让人眼前一亮,恨不得花上一整天细细品味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体验感极强的空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来源:赵刚)

Copyright ©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1006156号-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2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