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餐饮业用工荒加剧
发布日期:2012-03-01
来源:本协会
春节过后的用工荒可谓是“年年用工年年荒”。2012年春年过后,席卷餐饮行业的用工荒依旧不依不饶地“闹”着,可谓是“龙年第一雷”。据报道,中国从南到北普遍出现用工短缺的现象,很多餐饮企业节后被迫推迟开工,内地企业也更加激烈地同沿海企业争抢农民工,用工荒已经从沿海蔓延到输出地的全国各地。
上海餐饮业用工荒持续
目前,上海很多饭店的橱窗外都贴有两个相同的大字——招聘,下面逐一列出服务员、传菜员、洗碗工等各项工种,并且条件都比往年优厚。尽管如此,相当多店家无奈地表示“招不到人,招来走的也快”。
专家分析,近年来上海的餐饮业用工短缺现象一直存在,大小餐饮店常年挂牌招聘,但招聘颇受冷落,每年年底这种现象尤为突出。现在收入绝对不是上海餐饮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服务员这行属于“青春饭”,时下的年轻人通常个性突出,说不干就不干,人员流失快,企业也想了各种办法,比如经常性去外地大规模招聘,改用40岁至60岁的服务员,但这种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困境,招来的人做一段时间就不肯做,更因为年轻人对服务员的岗位从心底里比较排斥,一有机会就会换工作,这就使得服务员荒雪上加霜。
从源头化解餐饮“用工荒” 留住心才能留住人
目前的“用工荒”,主要是员工觉得工资低。再加上目前餐饮业正在蓬勃发展,对服务员的需求很大!这家工资低,服务员就会去别家,大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架势。要真正从源头上化解餐饮“用工荒”,还需要立足长远,开出治标又治本的药方。
第一,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随着员工中80后、90后年龄段的不断增多,他们在选择岗位时,更多地看重自身能力提升和长远发展空间。如果企业能为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培训,不仅能加大他们对企业的情感黏度,还能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社会适应力,企业也可选择优秀员工委以重任。这样一来,员工能从“培训—晋升—再培训—再晋升”中看到发展前景。
第二,提高员工的薪资激励。企业需要在员工的薪资激励上有所创新。一是应该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将员工的薪资与工作年限结合,采取连续累计的方式逐级增长,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二是应创造多种渠道,让员工充分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事务,尊重其首创精神,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最后,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尝试员工分红制,即拿出一定的利润在全体员工中平均分配。
第三,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当下,员工如候鸟般四处迁徙。这一现状折射出员工在工资待遇、社会福利、住房安置、子女上学等方面所遭遇的诸多尴尬。例如,员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于信息未充分对接、管理未实现联通,不少员工在老家参加新农合,却无法在工作地享受到相应福利。再比如员工子女的上学问题,高费用、高门槛让不少员工望而却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