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里求黄金效益特色餐馆“抢跑道”
发布日期:2007-10-11
来源:本协会
瞄准黄金周的黄金效益,沪上餐馆纷纷在“五一”前亮新招:老洋房里开出新餐馆,人性化设施比拼高星级酒店等等。权威人士认为,餐馆“变脸”显示沪上餐饮业正步入新一轮竞争。
老洋房开新餐馆
近日,记者在浦东一栋老房子里发现了一家新餐馆。在商城路的绿地中,一幢18世纪的中西结合建筑特别显眼:上海石库门建筑风格中融合了欧洲别墅的特点,房前两棵百余年的广玉兰和一口古井,显出老房子特有的韵味。“这就是浦东名轩。”上海烹饪协会沈思明会长颇为得意,“现在上海有了一批老洋房里的餐馆,店家不仅在选房子上讲究地段和建筑风格,还着力挖掘老房子里的故事。这栋楼的原沈姓主人就是富贾一方,早年留日的海归派,很有故事!”
老房子里菜肴有种大户人家家宴菜的感觉,精致、创新、中西合璧。沈会长强调,现在沪上餐饮业的客源越来越细化,因此商家的定位也越来越清晰。
细节之处情味浓
营造人性化就餐环境,是时下商家们又一主攻目标。曾以万余平方米餐厅规模称雄沪上的红子鸡,最近以7000平方米的豪华店叫板沪上高星级酒店。60多间餐厅包房,大的18人一桌,小的6人一桌,间间辟有自娱自乐的休闲区域,还配有盥洗室和分菜间。约2平方米的分菜室,一头通餐厅,一头通走廊,送菜生送菜不用进餐厅。客人到餐厅后,中途可以不再出餐厅如厕。据说,这里的包房内还有专供厨师现场做菜的推炉。店家介绍,同一道菜,一桌上的客人口味会有差异,有10多位厨师专供客人当场调味。
老牌子“整容换装”
曾以价廉物美规模大风靡沪上的杭菜,眼看粤菜再度争艳,也动起了“整容”术。万家灯火卢湾店最近重新装修后,聘请港厨掌勺,端出燕翅鲍鱼高档菜,烧烤、粤菜和麻辣的川菜、湘菜,把杭菜比重从原来的90%减少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