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厨艺展现做小吃受宠
发布日期:2007-10-11
来源:本协会
前天,豫园内举办的“中国民俗厨艺大观”已到了第6天,面对数十种民间小吃的诱惑,无论是常见的炸臭干、麻油馓子,还是一味难求的老虎脚爪,游客都争相品尝。
对于老上海来说,老虎脚爪的特色口味更多的是勾起了儿时的回忆。仅有的一个用来烘老虎脚爪的炭缸炉从未休息过。由于每炉可烘制60只老虎脚爪,制作一炉约需1小时,实在供不应求。无奈之下,摊位上只好挂出“每人限购10只”的牌子,即使这样,仍有人愿意为了买老虎脚爪排3小时的队。
细细的面丝缠上手,拉开,用筷子挑起,放进油锅里拉几下,再一折,一个金灿灿的麻油馓子就做成了;带着黑色斑点的臭干在油锅里一阵翻滚,钓人“馋虫”的炸臭干出炉了……这些常见的上海小吃,在民俗厨艺展上也大受欢迎。
顾先生已经连买了两碗炸臭干,他说,厨艺展上做小吃的师傅都是好手艺,味道特别好。几位住在附近的老人边吃边说,要是天天有厨艺展以后就不用做早饭了,天天上豫园吃特色小吃。
笔者发现,多数游客青睐的还是现做的特色小吃,一些已经包装好的成品购买者相对要少一些。很多游客认为,民俗厨艺展最吸引人的就是各色小吃汇聚,现吃现做。
民俗厨艺展为啥这么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民俗学专家范丽珠认为,除了机器批量生产的速冻食品难以还原传统小吃的特色外,现吃现做的民间小吃还体现了一种地方文化,现场看手艺高超的师傅做小吃也是一种视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