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展食品质量检查收缴涉嫌违法产品52吨
发布日期:2007-10-12
来源:本协会
为确保“五·一”期间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日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食品质量安全大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837人次,查获涉嫌违法产品52吨。
这次迎“五·一”食品质量安全大检查的重点产品是:节日期间市场热销的粮、油、肉、奶制品、豆制品、调味品、白酒、饮料、儿童食品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食品。检查的重点区域是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等食品质量安全较薄弱的区域和集贸市场;检查的重点对象是小作坊、小企业、城乡结合部食品加工者,特别是有过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记录的企业;检查的重点内容是:在生产、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特别是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掺杂使假、假冒包装标识、无证生产和销售无证食品的违法行为。其中,无证查处重点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白酒、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 在大检查中,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463家企业,包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325家、食品生产加工窝点26个、集贸市场67家(摊位2025个)、其它单位45家。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企业涉嫌存在违法行为,原料仓库存放过期辅料;涉嫌违规添加色素;超卫生许可范围生产销售产品、制售假冒食品等。二是个别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不到位,食品原料进货检验不严格;索证制度不健全;进入食品生产场所缺乏相应的消毒措施,消毒设施配备不完备,生产场所内外环境不整洁;仓库内成品与非成品堆放杂乱;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职工操作时未按规定带口罩等。三是有些食品标签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食品配料明细表表述不清;进口产品缺少中文标识等。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已责令整改或当场予以封存、扣押,待进一步调查后依法处理。
这次迎“五·一”食品质量安全大检查的重点产品是:节日期间市场热销的粮、油、肉、奶制品、豆制品、调味品、白酒、饮料、儿童食品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食品。检查的重点区域是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等食品质量安全较薄弱的区域和集贸市场;检查的重点对象是小作坊、小企业、城乡结合部食品加工者,特别是有过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记录的企业;检查的重点内容是:在生产、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特别是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掺杂使假、假冒包装标识、无证生产和销售无证食品的违法行为。其中,无证查处重点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白酒、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 在大检查中,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463家企业,包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325家、食品生产加工窝点26个、集贸市场67家(摊位2025个)、其它单位45家。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企业涉嫌存在违法行为,原料仓库存放过期辅料;涉嫌违规添加色素;超卫生许可范围生产销售产品、制售假冒食品等。二是个别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不到位,食品原料进货检验不严格;索证制度不健全;进入食品生产场所缺乏相应的消毒措施,消毒设施配备不完备,生产场所内外环境不整洁;仓库内成品与非成品堆放杂乱;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职工操作时未按规定带口罩等。三是有些食品标签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食品配料明细表表述不清;进口产品缺少中文标识等。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已责令整改或当场予以封存、扣押,待进一步调查后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