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焕发青春“红房子”年底重归故里
发布日期:2007-10-16
来源:本协会
●“红房子”的新家就在这幢红房子里(建筑效果图)
梧桐树下、白墙之中,冒出地面的建筑已造到6层高,路过陕西南路的人们惊喜地发现,尘封7年之久的红房子西菜馆陕西南路原址重又生机勃发。记者今天从上海淮海商业集团获悉,著名的红房子西菜馆将在今年底重归故里,明年春节之前正式开张,庆祝自己70大寿。
去陕西南路“红房子”吃西餐,曾经是几代上海人美好的生活体验之一,烙蛤蜊、洋葱汤、红酒鸡、芥末牛排……令中外人士赞不绝口的“红房子”流派西菜让人领略到海派餐饮文化的独特魅力。由于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原先由红房子西菜馆与另一家公司联合开发的“红房子西菜馆项目”仅盖了一层就停工多年,“红房子”离开原址搬到淮海中路新址也有8年时间了。去年,淮海商业集团通过内部拍卖,接手这栋烂尾楼,在已有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开发,计划建成一幢占地面积987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7层的欧陆风情商务楼宇,重续“红房子”餐饮文化的脉络,让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文脉和景观更加完善和充实。
据介绍,红房子商务楼将根据市中心“双增双减”的规划要求,向北退层呈阶梯状造型,外立面采用与“近邻”锦江迪生、锦江饭店相协调的红砖,保持“红房子”的本色,建筑风格凸显洋派、精致的法兰西风情,项目力争今年年底竣工,明年春节前开业。
逛逛精致高雅的服饰旗舰店,在露天吧悠闲地喝杯咖啡,“红房子”沿街商铺将以融汇法国文化内涵的品牌店为主力;楼上部分为办公商务区域,计划吸引制造业、物流业等不加班的法国公司或合资公司入驻;红房子西菜馆居高临下,设在六、七两层,音乐美酒与正宗法式西餐相伴,让精致高雅的生活气息重回梧桐树梢。
红房子西菜馆1935年开设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上,创业时名为“罗威饭店”,以法式西菜和西式服务为特色,是上海滩第一家法式西菜馆。上世纪40年代重新开设在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店名为“喜乐意饭店”,因门面漆成红色,被当时常去聚会就餐的工商界人士称作“红房子”。1949年解放后,在梅兰芳大师的建议下,更名为“红房子西菜馆”。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积累和创新,“红房子”将法式传统菜与现代法国烹饪理论相结合,同时吸收一些欧美西菜加盟,已形成独树一帜的红房子流派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