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业界新闻

春节申城餐饮市场扫描
发布日期:2008-03-11 来源:本协会

  春节长假,申城餐饮市场一派红火,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总体安全可控,菜点质量没有投诉。和往年相比,今年春节的餐饮市场显示了如下特点:

  实惠型消费成主流

  今年春节,许多消费者进饭店聚餐都提出菜不要点太多,吃了不够再点!大家说,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平时的餐桌已是丰盛异常,过年不过是借个地方聚一聚、说说话,菜肴够吃就行了,“惯派头”早已不合时宜了。

  前几年过春节,人们点菜时总少不了“鱼、虾、蟹、肉”这四样大菜。今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不少客人都是想吃什么点什么,根本不讲究什么“套路”。因此不少饭店老板也要求员工,向客人“推菜”不要过分,以免客人反感,关键是要争取回头客。

  休闲餐厅照样受宠

  这几年,上海的休闲餐厅、时尚餐厅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类餐厅大多适合情侣间、朋友间的小范围就餐,而不太适合大家庭式的聚餐。因此,按照以往的惯例,春节长假里,它们的生意相对要逊色一些。有意思的是,今年,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

  据有关市场调查反映,像西餐厅、火锅店、茶餐厅等休闲餐饮场所,今年春节的生意格外好,不但大年夜甚至长假里天天都有客人等位现象。此外,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流行,素食也成了春节里大众追捧的对象。在一些素菜馆,除夕夜全家特地去吃全素餐的也大有人在。

  人为设障引发不满

  春节长假,很多外来务工者回家过年,再加上客流量迅猛增加,一些餐厅的服务质量难免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调查显示,上海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通情达理的,对于一些小问题,只要不是故意的,又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很多人还是会采取宽容的态度,不会和店方过于认真地理论。不少饭店经营者也不无感慨地表示:如今的上海人是越来越“好说话”了,他们能体谅商家的苦衷,让他们很是感激。

  但是,上海人的“好说话”绝对不是没有原则的,对于一些人为设置的消费障碍,照样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并会据理力争到底。在银行工作的崔先生,春节里去田林地区的一家餐厅吃饭,并事先预定了大堂的席位。到了饭店以后,被告之大堂已经坐满,可以改至包房就餐,但必须保证每人80元的最低消费,否则就要等位。崔先生对此做法非常不满,他认为自己既然定位成功,就是和店方口头签订了消费合同,如今店方单方面违约就该负责解决。一番理论下来,店方自知理亏,只得无条件安排他去包房就餐。

  调查还发现,有些饭店看到春节里生意好,就拒绝接受消费券消费,这一点也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徐家汇地区有一家川菜馆,长期以来一直在搞“满100元送50元券”的促销活动。春节里,不少客人拿着券去消费,被商家临时告之不能用券,结果引发了消费者集体抗议。最后,只得接受用券。

  可以肯定的是,面对春节里红火的餐饮市场,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懂得明是非、判对错、定取舍,知道店方的哪些小错误可以一笑而过,哪些必须据理力争。这是值得称道的进步,将有利于促使餐饮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Copyright ©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1006156号-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2458号